发布日期:2018-08-24 浏览次数 : 1764 来源:南华教育
最近一直在看正面管教的书籍,在正面管教中,我认为比较好用的工具就是头脑风暴和家庭会议,在头脑风暴中,能让听者参与进来,在中国的既定模式里,学生只能充当听众,在一些班级决策里面,学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只有听从的份。但是当我在班级中运用头脑风暴之后,却发现当一些规则是孩子自己制定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并且自觉地执行。
另外一种工具是家庭会议,我把家庭会议演绎到班级会议,用家庭会议的流程,稍作改动用于班级会议,我能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第一次用在班级会议中的时候,我是用来处理小学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收获到的是,
1、孩子们对于如何能够保证同学团结相处提出的宝贵意见。
2、收获的是在致谢环节,孩子们相互欣赏从而使班级氛围更好,让我最感动的是头一天还吵的不可开交,结果在班会上两个孩子成为彼此致谢的对象,当时的自己很是感动。
3、我们最后一致决定再有矛盾也要先冷静,我们在小学班级设立了“惠斐冷静角”,当你感觉不高兴或是生气的时候,首先到冷静角冷静一下,再处理问题。并且全班同学也一致同意,在以后有任何问题,都会把问题写到我们的“议题墙”上,等到班会上解决,不能在像以前一样打架,吵架。
其实最让我感觉到特别欣慰的是,我根据“父母互助学习小组(PHP)”,设立的班级“学生互助学习小组(SHS)”。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培训学校的未来何去何从?孩子真的就需要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辅导下去吗?孩子们通过上培训班到底能收获到什么?孩子需要培训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真的就是简单的分数吗?有的孩子从一年级就跟着我们,现在都初二啦,还是跟着我们,有的孩子从初一就在我们这里,上了高中跟不上最后选择放弃公办学校,全天选择在我们这里学习,作为在培训学校的我们应该喜悦这些孩子和家长对我们的认可呢?还是悲哀这种脱离培训学校,孩子就不会学习的教育呢。
从2012年,我们学校开始推广家庭教育,家长从最初的跟我说“赵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您是让您帮我们提分的,至于我们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我们怎么做父母,我们自己来就可以了!”到后来,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的时候说“听说你们学校除了能够辅导外,更重要的是还能教我们怎么跟孩子相处,还能辅导孩子的心理!”这一路,只有我自己知道为转变父母的思想和理念走的有多艰辛。再到从2015年,我开始接受个案处理。两年里,咨询的群体有割腕自杀的孩子2例,网瘾孩子2例,离家出走孩子9例,自残孩子1例,抱怨社会学校老师孩子1例,厌学孩子5例,辍学孩子4例,还有大大小小的青春期的小烦恼,同学之间的吵闹,感到父母理解自己,学习不感兴趣,自信心不足、父母离异带来的困惑、单亲家庭孩子的烦恼、父母不和带给孩子的苦恼......等各类孩子的案例不计其数。
当然这些案例中不乏有我们学校的孩子,当看到他们郁郁寡欢的走进我的办公室,到充满阳光自信的离开,再到回到教室带着这种美好的心情高效率的学习。当看到从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慢慢的到爱上学习并主动学习的孩子,当看到一个个不会学习的孩子到找到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习更加从容的孩子,当看到孩子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不走,自觉地进行白天的复习和第二天的预习的时候,当看到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到最后跟父母搂着脖子搂着腰的幸福的孩子,当听到孩子到校的第一声问好和离校时的一声再见, 培训学校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孩子到底需要培训学校教会什么?我思考的问题也慢慢的有了答案。
孩子们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现在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的原因是家里太吵太闹,不适合孩子的学习。家里要么有二胎,二胎太小,不能给老大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要么家里的电视、电脑、手机太多,不能让孩子专心于学习,要么就是父母工作太忙,各种加班和应酬。那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情况呢?一是现在家庭中生活的范围缩小,几口人挤在100平米左右的楼房里,只要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稍有活动,就会制造动静。我们现在的一个楼房还没有以前家里的院子大,二是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在家里各种的网上休闲娱乐和煲不完的电话粥,在外有排着队的应酬,三是国家放开二胎,在原本就不安静的家庭环境里又多出一个小小孩。
孩子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让他们情绪释放的地方和能够与之畅谈心声老师。现在的孩子较以前的孩子难于管教,这个我还是很认同的。学校老师的课程压力和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又加上现在班级人数较以前明显增多,在学校老师们主要抓孩子的学习和安全,很难能做到与孩子有心灵上的交流。还有就是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每个班级要设班主任,感觉班主任一上认,班里所有的事情都属于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其他的老师真的就是简单的任课教师了,对孩子除了与之相关学科的交流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交流,那问题又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全部压倒班主任的身上,班主任撑得住吗?所以,在学校,老师很难与孩子坐下来有心理上的交流。现在的社会又带给孩子太多新鲜和好奇的东西,他们当然也会随时蹦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当久久没有交流的时候,他们就会积压在心里,难免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我认为,我们培训学校应该做的是做好孩子心理上的疏导,配合公办学校老师的教学,本来心理疏导的工作应该交给家长更合适,但是在眼下这种形式下,父母的成长和学习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孩子需要我们多教方法。这也就需要我们培训学校要从教学上教授转向技能上的培养。每一个培训学校都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教孩子“1+1=2”上面,专注于教学,但是教学辅导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曾经我做过调查,第一是孩子在辅导学校通过老师讲解完能够能100%吸收吗?60%-90%的孩子回答不能,10道题中能够保证5道题左右再次出现的时候不出错。很难做到一次性全部消化吸收。
第二是培训学校老师教的的答案肯定对,但是方法是否与学校老师一致?75%的孩子都说不一致。这个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虽然孩子们在不同的学校,来自不同的班级,面对的不同的任课老师,但是教授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只要国家统一大纲一下达,从国家到省到市到县都会有诸多的国家级的培训,不管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有统一的调研和学习,在教学方法上起码每一个城市都会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即使我们的孩子是出于不同的老师教,他们被教授的方法也是一致的。那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培训学校呢?有统一的管理,那是制度上的管理,形式上的管理,真正关乎孩子的教学上却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培训,我们只是在靠着我们自学能力来紧追国家的教学大纲,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道题的答案有一个,但是解题方法却有千万种,培训学校的解题方法是否能跟公办学校老师的解题方法一致,答案显而易见,很难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越是频繁的换辅导机构,孩子的成绩越是难以提升。因为有可能就会出现同一学科,每一个辅导班老师的解题方法都不一致,对于成绩好的孩子,也许是好的,因为可以拓宽思路,但是对于成绩弱的孩子,我们可想而知,当我在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老师啊,这还不算,关键是我妈妈有时候还给我讲题,学校老师一种方法,辅导班一种方法,妈妈一种方法,听完后,我脑子里全成浆糊啦!”
第三是现在孩子的作业上几乎很少有“×”,不管成绩好还是成绩弱的孩子,从练习本,到练习册再到笔记本,基本上全是“√”或是大部分是“√”,我问孩子,当你们看到作业上有“×”的时候什么心情?能接受吗?孩子回答说“老师,别说是×了,有一次老师给我作业上打了一个半×,我都难受了一上午。”孩子说“√是正常,×是不正常。”当听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心里竟有了一丝担忧,为什么现在的是孩子抗挫能力极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愿意接受批评,这算不算是其中的一点原因呢?孩子片面的追求完美,造成孩子心理素质极差。
第四是我问孩子,学校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会把作业全讲吗?95%的孩子说不会全讲,只讲不会的和错的多的。我就在想学校老师们是如何判定孩子哪里不会和哪里错的多的呢?每天晚上我们的手机就是爆棚的时候,因为我们会收到无数条家长发来的短信,又是检查课文背诵,又是检查作业,并且只要作业没有全对,短信又来了,那就是通报批评作业不认真或是父母没检查的的名单,对于一些成绩相对弱的孩子,我们会给于一对一讲解,结果短信又来了,那是通报作业抄袭学生的名单。以至于培训学校老师们除了要研究教学方法外,还要去研究每一位孩子背后老师的风格,是完美型老师必须要求作业全对还是其他风格的老师,我们好做好区别对待。前几天在我对父母调查研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不管是上不上辅导班的孩子的父母的手机上都多了一个APP,那就是“作业帮”。再回到刚才那个话题,学校老师是怎么知道孩子哪道题错的多,哪道题该讲呢?孩子上交的作业95%都是全对的呀!反而是我们培训学校的老师更清楚孩子哪里不会,哪里没有掌握,因为每次孩子给我们的都是不完美的作业,是最真实的作业。
第五是能够跟父母保持“无缝交流”的孩子只有5%。都说孩子难教育,其实是这个时代的父母不善于学习,不愿意改变。
在做完这些调查后,我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学生互助学习小组(SHS)”,当然孩子可以在培训学校组成互助学习小组,也可以在自己的同学或是小区群体中自己组成互助学习小组,每4-6个孩子一个小组,中间必须配备一名“督学”,我们“督学”原则上希望是爸爸或是妈妈来充当,小组内的父母可以轮流来做,但是前提是父母必须在成为“督学”前进行专业培训,现在我们学校在开展学生互助学习小组,“督学”暂时由我们的老师们来担任,慢慢的我们会邀请家长参与。家长的参与不管是对于父母的成长还是对孩子的学习都是有益的。现在我们对父母成为“督学”的筛选是有严格要求的。
第六是当老师给孩子批改的作业都是正确的,孩子是否上课还愿意听讲。有一大部分孩子说当我们的作业都正确的时候,上课更容易走神,通常都是马上要被老师提问的时候,临时问一下讲到哪里啦,然后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其实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当辅导老师辅导的跟学校老师不一致,孩子自己认为会了,上课又不听讲了,最后久而久之造成学校教授和孩子学习之间的脱节,最后造成学校老师讲的听不懂,孩子说的想的,学校老师不理解。
通过学生互助学习小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也避免了解题方法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学生帮助学生的同时,孩子的自信心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孩子参与感的增强,让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在追求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通过学生互助学习小组,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得到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才能开开心心学习。
另外我们也告诉孩子“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不要害怕犯错,也不要害怕“×”。上课不仅要认真听讲,看一下哪里错了,晚上还要把错误带到学习小组进行探讨。
我们告诉孩子,帮助别人也是收获自己。在刚开始的学习小组中,我们也明显察觉孩子不愿意接受来自学习小组同学的帮助,都觉得自己很厉害,这也就是现在孩子的问题,只愿意听好话,不愿意接受听来自别人建议的话。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或是二孩家庭,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在接受建议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点自大和自负。但是当我们跟孩子说帮助别人也是成就自己,我们给孩子做了大量的练习,当我们不愿意听从别人建议的时候,让孩子互换角色,来体验一下对方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在这方面也是一点点改变。
同时,对于我们老师们来说,我们有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孩子的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心理的疏导等方面帮助孩子。上次在初二班级做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宣讲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因为看了《李小龙传奇》中的一句台词,说美国人在一些门店上公然写着“华人和妓女免进”,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孩子,并且跟孩子分享了一些萨德,战争,日本漫画对中国孩子的影响等故事,孩子很受启发,他们竟然自发地去学校告诉他们的朋友和同学不要看漫画啦!真的现在的学生太缺乏“爱国心”方面的教育了!当孩子真的发自内心为中国而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美好!我永远相信一个学习能力好,学习习惯好,心理阳光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绩不够优秀,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能力。
用这种“学生互助学习小组”的模式,其实收获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父母,这也就回归到我们的原来的办学使命“我希望终会一天,孩子都能回到妈妈身边,跟妈妈同学习,同进步!”
所以作为培训行业的老师,其实教授孩子“1+1=2”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确实没有公办学校的条件和优势,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通过不断地外出学校,外地考察和交流,带给孩子更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我们的优势是我们跟孩子真正的“无缝交流”和谈心,所以我们培训学校应该发挥我们的优势和特长,不要把精力的重点做在无用的事情上!
为中国教育领先世界而努力!做教育理念的传播者,做教育行业的引领者!我们一直走在教育的路上!
QQ咨询
微信扫码
返回顶部